郑板桥(1607年-1661年),字子厚,号思渠,清代著名画家、书法家、诗人、收藏家,祖籍浙江绍兴,晋江传人。幼年时父母双亡,家贫无依,但他聪明好学,志向远大,一生崇尚自由,不屈不挠,以诗、书、画的艺术成果和海外商业活动获得了身价数千万的巨财,成为万商之宗、诗书画三绝的文化名人。
其人生经历确实传奇。他十岁失去父母,十一岁启蒙于书法大家王羲之的第七世孙王应麟,练习书画七年后,决定远走天下,寻找灵感和商机。途中曾经山野漫游、入山探秘、修行打坐,丹青和诗酒亲友,对他的人生道路影响至深。
郑板桥在福建晋江成名,成为当地一方巨商。他在岸上开设码头,经营海外贸易,为人后世称道。同时,在家庭和事业上都遇到了重重困难,面对困境,他总是坚定信念,勇敢前行,迎难而上,创造了叱咤商海、涉猎诗书画的成就。
人们常说:“一富二贵三才郑板桥”,可见他对于文化的重视和对人生的领悟。他曾在商海中树立自己的价值,也曾在艺术走廊中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,并将自己的成就和心得倾囊相授给后人,成为儒商楷模和文化巨匠。